有色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和离后,我被金大腿缠上了 > 第291章

第291章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阅读记录 下一章

  “只要将南戎吞并了,哪怕只能拿到南戎的一半国土,大安朝的国力也会涨上至少三成!”

  “大安朝中兴之势,指日可待啊!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也有反对的。

  “西离人向来诡计多端,此时突然提出要联手,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又包藏祸心?”

  “是啊,若是轻信了西离人,到时候说不定会在西离人手里吃个大亏!”

  “那西离女帝能以女子之身掌握朝政,可见是个心机深沉手段过人的人,这样的人,怎么提防都不嫌多!”

  “万一西离女帝是假意与咱们合作,实际上是要与南戎合作吞并我们大安朝呢?”

  “比起南戎,大安朝才是西离女帝眼里最大块的肥肉,她又岂会放任大安朝得了南戎的部分疆域之后国力昌隆?”

  “皇上万万要三思而行啊……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持两种不同意见的朝臣们吵成一团。

  景和帝容着百官吵了好几日。

  直到这一日,银面将军再次被景和帝召进宫,在早朝上,景和帝才动了怒。

  “吵了这么几日,都吵出什么结果来了?”景和帝冷冷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,“在他邦客人面前,也不嫌丢人!”

  百官噤若寒蝉。

  “对于与西离的合作有顾虑在所难免,但朕已有法子能确定西离女帝确实是有诚意与大安朝合作,并非是与南戎一起给大安朝下套……”景和帝缓声道,“如此,还有人反对吗?”

  听景和帝这样一说,文武百官对视一眼。

  那还反对什么?

  持反对意见的朝臣,之所以反对大多是担心西离女帝所说的合作只是打着幌子,到时候大安朝会因为这个决定而吃个大亏。

  但若是合作是真……

  面对南戎的一半国土,谁会不动心?

  历朝历代的帝王,谁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,只不过能将雄心壮志变为现实的人太少了而已。

  便是臣子,在他们年轻时的抱负之中,也一定有辅佐君王带领大安朝走向鼎盛这一项。

  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,谁会拒绝?

  大安朝、西离、南戎三国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持续了多年,南戎是三国之间国力最弱的,要不然南戎也不会喜欢躲在后面捡便宜了,所以南戎是绝对不可能撑得住大安朝与西离的围剿的。

  从南戎身上剜下一块肥肉,就算不能说易如反掌,但也是极有可能。

  于是……

  先前还反对的朝臣们立即就改了想法。

  “皇上,此计甚妙!”

  “皇上英明,定能带领臣等为大安朝开疆拓土,比肩开国皇帝!”

  这一个个马屁跟着往上拍,景和帝也没能绷得住,原本冷凛的脸色也好转起来。

  “那,此事,就这样定了。”景和帝道。

  虽然定了下来,但两国之间进行这样的合作,其后续是极其繁琐复杂的,涉及到方方面面,比如如何派兵,如何攻打南戎,两国由谁作为统帅,是各自为政还是合两国兵力一举击溃南戎的防线……

  除了这些需要两国合作的事宜,其他诸如粮草补给的征调准备,兵力从哪些卫所抽调,由谁带兵,又有哪些将领要上战场……

  事情多的是呢。

  说是定计了,但真要等到两国真正实施计划,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。

  而在这期间,两国还要严防死守让南戎得到消息,以免南戎狗急跳墙。

  总之,前路还远。

  两国之间的大事定了下来,也就有一件事摆在了顾青秋一家的面前。

  顾宜修快回西离了。

  如今顾宜修还是银面将军的身份,也显然还没到他恢复原本身份的时候,那他自然要重新回到西离去。

  这也让顾青秋一家都无比怅然。

  “好不容易回来了,却只是见了一面就又要分隔数千里……”沈靖鸣小声嘟囔。

  但到底没说出“还不如不回来”这样的话。

  顾青秋安抚般地摸了摸沈靖鸣的头,“臭小子,小小年纪怎的学着这般口是心非,我和娘自然知道你是舍不得爹,但若是叫爹听到,以为你这是嫌弃他,那他岂不是要带着难过离开京城了?”

  沈靖鸣炸毛:“谁说我想他了?”

  “好好好,是我说错了,你没有想他,这样行了吧?”顾青秋包容地道。

  一副“你无理取闹,我不与你计较”的样子。

  沈靖鸣:……

  沈君宜拉着一双儿女,温声道:“咱们一家都能好好活着,还能相见,这已经是再好不过的事了,咱们多给你们父亲一点时间,让他处理好一切回来与我们团聚,可好?”

  沈靖鸣抿着唇,最后点头。

  顾青秋这时道:“父亲还能在京城待半个月左右,其实……咱们若是想多些机会与父亲相处,也不是不可以。”

  沈君宜和沈靖鸣便都看过来。

  “咳,”顾青秋掐着尾指做出“一点点”的动作,“就是嘛,母亲您可能会因此承受一些非议……”

  “青秋,你快说说是什么法子,至于非议,经历了那么多的事,我还怕那点非议不成?”沈君宜催促道。

  顾青秋于是慢吞吞地道:“您说……从西离远道而来的银面将军,巧遇宜安郡主后惊为天人,老房子着火……怎么样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阅读记录 下一章